《明報》今日(26日)引述消息報道,「近年內地旅客來港消費力降級,據悉政府為吸引高端消費客群,正研究最快今年底起實施『粵車南下』,以振興本港市道」。多年來倡議放寬粵車南下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就相關報道在社交媒體連發4篇帖文發駁,強調處理香港和內地的關係時「要易位思考」。
首先對於立法會議員張欣宇提出「粵車南下目的是振興市道,故應設門檻確保申請者消費力,建議政府透過旅發局設獎賞制,累積一定消費額方可獲配額,或與銀行合作檢視申請者有否高級信用卡,既篩選高消費客亦可控制粵車量」,梁振英不點名指出,「有立法會議員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又稱「我本來以為立法會議員總有點基本的政治常識吧」。
至於報道引述中國香港汽車會稱,「兩地在駕駛習慣及交通法規很不同,內地車為左軚,港車為右軚,道路設計亦相反,香港為『左上右落』,內地是『右上左落』,加上本港多十字路口且路窄,相信內地駕駛者需時適應,建議當局要求粵車司機先參加研習班,確保其認識香港交通規則和如何使用停車場。」梁振英反問:「香港駕駛者在內地又如何?」他認為,「做事只需一個理由,不做事可以有一百個理由」,又指「粵車南下」一事,一百個理由導致曠日持久。
梁振英強調,「香港要發展,是大道理,其他是小道理。凡事一拖,效益就大減。」
而報道指出,「近年內地旅客來港消費力降級,據悉政府為吸引高端消費客群,正研究最快今年底起實施『粵車南下』」,梁振英表示,上述的「據悉」不知道是否準確?他又反問:「如果內地旅客來港消費力沒有降級,就不實施『粵車南下』嗎?」
報道又引述消息稱「粵車南下會分階段推行,首階段粵車只可停泊港珠澳大橋人工島香港口岸的自動化停車場,第二階段可入市區『自駕遊』,每日來港粵車會設配額上限」,梁振英指出,政策性問題,必須談得具體。「什麼是『市區』?銅鑼灣、旺角等地的橫街窄巷確實不適合外地的駕駛者,第二階段也不適合。大嶼山迪士尼樂園和機場停車場讓南下粵車駛入,第一階段也沒有問題。」
梁振英表示,粵港兩地政府十年前已經就「港車北上」、「粵車南下」達成共識,大橋通車也已經七年,該研究的利弊和應對問題還沒有研究完嗎?「粵車南下」複雜過「一定兩檢」嗎?
梁振英最後提出:「處理香港和內地的關係,和任何其他關係一樣,我們要易位思考。」
另外,運輸及物流局回覆查詢時稱,特區政府正繼續與各內地單位積極探討「粵車南下」的詳細方案和實施安排,預期會在今年內公布細節。局方又指,就「粵車南下」香港特區政府歡迎內地訪客來港,亦在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建設的概念裡,致力推動方便和暢順的人員流通,同時推動香港經濟發展。
局方表示,作為「粵車南下」的一部分,機管局正分階段完成在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的自動化停車場,包括「轉機停車場」及「訪港停車場」,供廣東及澳門非營運私家車經大橋來港停泊,旅客可經香港國際機場轉飛或到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辦理入境手續後訪港。機管局會配合「粵車南下」整體時間表啟用自動化停車場,並作適時公布。
圖片來源:港人講地、政府新聞處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https://www.speakout.hk/ap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