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政治 下的文章 收藏此標籤

香港政治為什麼沒有中間?

袁彌昌接受「立場新聞」的訪問,他慨嘆過去走的中間路線失敗告終。其實所謂走「中間路線」的說法,不是始於袁彌昌,過去二三十年,都有走「中間路線」之政治倡議,但時至今日,也沒有見過什麼成功的例子。在相對比...

2020-04-04 07:00:00

變天奪權 是賭人頭的

反對派的「冷氣軍師」輪流登場,今期是黃偉豪。   個人對黃偉豪的文章,留意了相當長的時間,他的政治立場,偏向泛民的極端路線。而他言論和觀點,有兩個特點,一是比較坦白,擺得明明白白就是反共,不會閃閃縮縮,...

2020-03-28 07:00:00

國際特赦組織「看中」香港學生?

囍雨日前睇到一則新聞,相當憂心。事緣有跡象顯示,「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企圖透過與香港一間國際學校合辦課外活動,達至「引導學生成為爭取人權分子(human rights activist)」嘅目的。雖然校董...

2020-03-23 19:38:46

要北京放棄核心利益,太天真

沈旭暉一連3篇《明報》筆陣,以日前〈建制派才是北京的最大負累〉作結。3篇文章,其實並無上中下的關聯,而對象也不一樣。頭兩篇是向勇武說項,解釋參與功能組別是變天奪權的必經之途;而下篇的對象個人判斷就是北京...

2020-03-21 09:00:00

科學家的政治居心

從前,我們叫「唐氏綜合症」做「弱智」,再從前,坊間甚至形容這種病做「低能」或者「白痴」。隨着社會進步了、文明了,我們說話,也多了體諒別人感受,從此,我們只叫「唐氏綜合症」做「智障」,連個「弱」字都避開...

2020-03-21 07:00:00

為何美國陷入777長者政治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行政總裁黃永   隨着上周美國民主黨初選的超級星期二結束,往後的黨內選舉基本上是拜登vs桑德斯之兩雄困獸鬥。美國的輿情一方面擔心民主黨內部持續決裂,至年底將難以集中力量跟特朗普決高下;...

2020-03-17 09:00:00

北京會否向泛民屈服?

 踏入3月份,新型肺炎仍然在全球蔓延,但香港社會的關注焦點,已經開始聚集於今年9月份的立法會選舉,專門討論的文章一篇接一篇。一口氣看了《明報》同欄沈旭暉和蔡子強的兩篇長文,以及袁彌昌在另一免費報章的一篇...

2020-03-07 11:00:00

一「罩」定生死!

有誰會想到一個口罩,成為國家戰略物資禁出口,令全港巿民感到恐慌,抵着寒風瘋狂搶購,亦令政府陷入威信危機,必須拿巨資助本港企業生產口罩。    口罩變成巿民在瘟疫下自衞的盾牌,心理上的慰藉,安全感的泉源,...

2020-02-27 09:00:00

政治與經濟的較量

本文作者為中學校長鄧飛 一九九二年美國大選,老布殊總統仰仗在波斯灣戰爭大勝所產生的巨大威望,展開競選連任工程。相比之下,只擔任過州長的克林頓顯得寂寂無聞。然而,克林頓競選團體卻提出了一個一針見血的口號...

2020-02-26 14:15:00

民粹謀殺新聞傳媒

本文作者為言論自由行政總裁 黃永   愈來愈多國家元首效法特朗普攻擊新聞傳媒的手段,而且在民粹風潮下更導致有記者真的遭遇謀殺──鑑於向來被認為在傳媒及表達自由方面較諸北美更為自由的歐洲,過去三年接連有記者被...

2020-02-13 10: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