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屈穎妍 下的文章 收藏此標籤

三歲何必定八十

人生,總是讓人始料未及的,這點,我在三個孩子身上一一印證了。 小時候,大女兒是個鵪鶉,說話陰聲細氣,更是喊包一名,動不動就哭至缺堤。每次見家長,老師的評語都是:內向、害羞、被動、少言,尤其說話聲音太小...

2014-08-09 06:00:00

馬賽的皮肉和眼淚

八卦的人說,今年「馬」犯太歲,所以馬航出事、馬英九一身蟻、尼馬踢不了波……還有,馬賽。  第一次在面書收到朋友轉傳來馬賽艷舞片段的連結,老實說,半秒沒猶豫,就把訊息「飛」掉,想都沒想過要打開,人家跳艷舞...

2014-08-07 23:00:00

民主霸權之二

只要你舉民主牌匾,你的所有行為都得以格外開恩。 果然…… 陳方安生兩年袋黎智英350 萬,她一句「你抹黑」,就解釋過去了,除了文匯、大公和東方日報,沒有人再跟進、追問、調查。大家常說要提防特區高官跟財團有延...

2014-08-04 23:00:00

京都伏見館

這些年,我像迷般愛上了京都,差不多一年去一次,今年六月剛去過,八月又會再造訪,三個月內跑兩次,不為工作,純粹旅遊,像我這種傻人,在香港,算少有。跟京都結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那時背個大背包自由行,在日...

2014-08-03 04:00:00

家人是最永恆的資產

每次有人問我: 「你是幹什麼的?」我都要想,想很久,然後看對方是誰,再隨便說一份他/她會明白的工。 對的,今時今日,好多人都不止做一份工。 有位舊同學,是中學校長,又做了區議員,也是爸爸,卡片都有幾款,不...

2014-08-02 03:00:00

本是同根生

無綫實况劇《我們的天空》最近播出的一集《同根生》講中港矛盾,引來超過2500 宗投訴,在網上也引起熱議,指該集故事抹黑港人,尤其有句對白「本是同根生,何必打毒針」更觸動網民神經,又掀起一場網上謾罵,大家憑...

2014-08-01 07:33:21

被消失的金權故事

黎智英跟泛民的四千萬錢銀轇轕,只做了一天頭條新聞,很快就回歸平靜。如果不是有建制派議員到廉署投訴,相信這宗新聞很快被淡忘,以泛民的慣用語,就是「被消失」。 逆思維想想,假如黑金事件牽涉的是民建聯、工聯...

2014-07-29 23:00:00

生鬼.見鬼.撞鬼

朋友的孩子在DSE 摘了不少5**,惜在死亡之卷中文科滑鐵盧,碎了大學夢。朋友說孩子是被文言文閱讀理解拖累的:「都什麼年代了,還學文言文?這世界有人講文言嗎?被一種消失了的文字累死,真不值!」我說:「你弄錯...

2014-07-27 06:00:00

我們都在「去中文化」

這幾年的中學文憑試放榜,中文科前面都有個形容詞,叫做「死亡之卷」。一個中國人的地方、一個99%人都是講讀寫中文的地方,中學生的中文水平竟然不及格,實在讓人貽笑大方。 德國人的德文一定好過英文、日本人的日文...

2014-07-26 02:00:00

饒宗頤.城市綠洲.親子教育

英華小學上星期舉辦五場小一簡介會,四千幾個網上報名名額,十分鐘便告爆滿。這種簡介會我去過不少,這次陪朋友前來,倒發現一個可圈可點處,就是副校長講解入學要求時有這句:「面試時所附之個人簡介,不能多於四頁...

2014-07-21 09:00:00